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內資企業和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在企業所得稅繳納過程中,需要進行預提,主要是因為企業計算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計提方法怎么樣?以下是由邊肖編譯的。
企業所得稅預提有兩種:月預提或季預提,但一般都是按季預提。企業所得稅按照應納稅所得額(納稅調整后的利潤)計算繳納。
1.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營業費用-管理費用、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2.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稅調整增加額-稅收調整減少額。
3.應納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4.適用稅率:應納稅所得額(納稅調整后利潤)3萬元(含)以下、2.7萬元至10萬元(含)、3.3萬元以上(2008年起25個)。
1、月度或季度撥備
借方: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2.按季度繳納所得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款:銀行存款
3.納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款:銀行存款
4.補稅損益調整
借方: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工資和薪金支出
允許扣除企業發生的合理工資薪金。
2.員工福利基金
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允許扣除。
3.工會經費
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允許扣除。
4、職工教育經費
(1)一般企業: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允許扣除;超出部分應允許結轉并在未來納稅年度扣除。
(2)高新技術企業: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允許扣除;超出部分應允許結轉并在未來納稅年度扣除。
(3)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允許扣除;超出部分應允許結轉并在未來納稅年度扣除。
5.員工培訓費用
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符合條件的企業(動漫企業):單獨核算,據實扣除。
6.五險一金
按照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五險一金”,并扣除。
7.補充養老保險費
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5的部分允許扣除。
8.補充醫療保險費
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5的部分允許扣除。
9.業務招待費
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10.廣告費和業務推廣費
(1)一般企業(煙草企業不允許扣除):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允許扣除;超出部分應允許結轉并在未來納稅年度扣除。
(二)從事化妝品制造或銷售、藥品制造、飲料制造(不含酒類制造)的企業: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30的部分,準予扣除;超出部分允許結轉下年納稅年度扣除。
11.公益捐贈支出
不超過年利潤總額12的部分允許扣除;超過部分應在結轉后三年內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12.手續費和傭金
(1)一般企業:不超過與具有合法經營資格的中介服務機構或個人簽訂的服務協議或合同中確認的收入的5的部分(不包括交易雙方及其員工、人員、代表等。)是允許扣除的。
(二產保險企業:扣除退保金后不超過當年保費收入總額15的部分,允許扣除。
(三)人身保險企業:不超過全部保費余額10的部分
(5)企業(如證券、期貨、保險等。)從事服務且主營業務收入為手續費及傭金的,允許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取得該項收入的實際經營成本(包括手續費及傭金支出)。
(六)房地產開發企業委托境外機構銷售其開發的產品,其向境外機構支付的銷售費用(含傭金或手續費)不超過委托銷售收入10的部分,準予扣除。
13、黨組織工作經費
(1)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工作經費計入企業管理費,不超過職工年工資薪金總額1的部分,可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2)國有企業(包括國有獨資、全資和國有資本——絕對控股和相對控股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黨組織工作經費中計入管理費用且實際支出不超過職工年工資薪金總額1的部分,可在實際發生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年終如有結余,結轉下年使用。累計結轉超過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2的,不再從當年管理費用中安排。
以上是邊肖編制的企業所得稅計提方法、企業所得稅計提會計分錄、企業所得稅扣除標準。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來到在線咨詢平臺,我們將在線給您專業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