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現實務科目難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人們在日常工作中很少接觸到合并報表的編制過程,二是合并報表的編制思路與個別報表的編制思路不一致。合并報表很多。對于考試,不考察合并報表的整個編制過程,主要考察合并報表中調整分錄和抵銷分錄的過程。
合并報表一章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有:合并報表的范圍;合并報表的編制時間;編制合并報表的程序;合并報表抵銷分錄調整的編制框架;特定類型合并報表調整抵銷分錄的編制。
怎么記?
1.合并報表的編制范圍
控制(對子公司的投資)
2.編制合并報表的時間
合并日期或收購日期;合并日期后(購買日期后)每年的資產負債表日期。
3.編制合并報表的程序
(1)建立空白工作底稿;
(2)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個別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數據錄入合并工作底稿,計算總數;
(3)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編制調整和抵銷分錄;
(4)計算合并財務報表各項目的合并數;
(5)按合并數填列合并財務報表。
4.合并報表中調整抵銷分錄的編制框架
5.特定類型合并報表調整抵銷分錄的編制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
(1)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日合并報表調整抵銷分錄的編制(0調整1抵銷):
偏移條目:
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之間的抵銷;
借:股本/實收資本
繳入盈余
其他綜合收益
功能過剩
未分配利潤
貸款:長期股權投資
少數股東權益[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少數股東持股比例]
注:收回子公司留存收益(每年要求)
借方:資本公積(限于資本溢價或股權溢價的貸方余額)
貸款:盈余公積[子公司盈余公積母公司持股比例]
未分配利潤[子公司未分配利潤母公司持股比例]
(2)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后第一個資產負債表日合并報表調整和抵銷分錄的編制(內部交易1次調整和3次支付的抵銷分別說明):
調整分錄: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調整為權益法(3補1調)
偏移條目:
(3)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后第二個資產負債表日合并報表調整抵銷分錄的編制(內部交易的1次調整和3次抵銷分別說明):
調整分錄: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調整為權益法(3補1調,抄上年再做本年)
偏移條目:
不同控制下的企業合并:
(1)非同一控制下企業購買日合并報表調整抵銷分錄的編制(1次調整1次抵銷):
調整分錄:(以固定資產為例)
將子公司資產和負債的原賬面價值調整為公允價值;
借:固定資產原價[增值評估部分]
貸款:資本公積
偏移條目:
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抵銷;
借:股本/實收資本
資本公積[調整金額]
其他綜合收益
功能過剩
未分配利潤
商譽(借方余額)
貸款:長期股權投資
少數股東權益
[提示]
A.合并商譽=合并成本-子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考慮所得稅后)
B.存在信用差額的,應當計入合并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但是,因為在購買日不需要合并損益表,所以差額反映在合并損益表中